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应知应会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
2.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务必”是指: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十八大召开至今,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
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9.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具有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1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1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二、主题教育应知应会
16.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下简称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17.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18.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
19.这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包括: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解决在理论学习上、政治素质上、能力本领上、担当作为上、工作作风上、廉洁自律上六方面突出问题。
20.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21.主题教育中要求形成的“两个方案”是主题教育工作方案、专项整治方案。
22.主题教育中要求形成的“三张清单”是调研成果转化清单、民生实事清单、班子问题整改清单。
23.主题教育中要求形成的“两个检视材料”是领导干部个人检视材料、班子检视材料。
24.主题教育中要求,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三、时事政治应知应会
25.“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6.“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7.“两个确立”是指: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8.“两个维护”是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9.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是: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30.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31.“五位一体”是指: “五位”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大建设,“一体”指的是五大建设协调推进。
3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3.“四风”问题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34.新发展格局是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35.“政治三力”是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36.“四史”是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37.“四有好老师”是指: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9.“四个伟大”是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40.“四个引路人”是指: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41.高等教育的“四个服务”是指: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2.思政课教师“六要”是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43.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44.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指出,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45.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46.“四个面向”是指:科技工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47.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新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要求:
新希望:希望江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向创新创业要活力,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
三个着力: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
四个坚持: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持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坚持把共享理念落到实处,坚持弘扬井冈山精神。
48.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五个推进”的更高要求是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建设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9.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是指: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
四、其他应知应会
50.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努力把江西打造成为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地方。
51.江西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目标定位是作示范、勇争先。
52.“双融双育”是指: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融入全省工作大局、融入高校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53.“十四五”时期学校奋斗目标是:基本建成“华东地区有重要影响、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特色学科创国内一流”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
54.我校“金扁担”党建品牌的总体要求是:一头挑起立德树人初心、一头挑起强农兴农使命。